在這個草木皆兵的非常時期,泛旅游行業的從業工作者無需上到前線去拼刺刀,但旅游業因這次疫情的影響所承受的巨大打擊與持久的壓力可能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一大批旅游企業、旅游從業者的人生軌跡就此改變。身處變化之中,旅游行業如何總結當下、看清前路?2020年7月29日,新浪網區域經濟類欄目《觀察團》第五期聚焦文旅行業的“后疫”時代,邀請到安徽省旅游協會秘書長鄧修全,就疫情對文旅行業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文旅業的新生進行探討交流。

  全體行業停產 旅游業“壓力山大”

  旅游是一個淡旺季特別明顯的行業,春節期間屬于該行業旺季。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面爆發以來,安徽全省文化旅游行業全面停擺,受損嚴重。“1月24日文旅部下發文件,禁止組團旅游,全省1352家旅行社退團,612家景區集體關閉,335家星級飯店立即停擺,3500多家的旅游民宿和農家樂關閉,還有20000多導游集體失業,120多家旅游新業態,包括健養基地、研學基地集體停擺。造成了旅游業上半年損失大約2600億。”談及疫情對文旅行業的影響,鄧修全說到這樣一組數字。

  最難的是,相對疫情對其它行業的影響,旅游業可能需要更長的恢復周期!當年非典對旅游業產生影響的高峰期大概是2003年3-6月。雖然當年7月國家旅游局就正式解除了對跨區旅游及出境旅游的限制,但直到2004年旅游業才出現明顯的反彈,恢復期大概是半年的時間。

  因此,整體來看, 2020年對于旅游業和景區而言,無疑是艱難的一年。

  市場復蘇 文旅生態隱藏脆弱性

  現在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旅游產業的各個板塊,酒店、景區、旅行社以及其他的新業態在逐步地復工復產,安徽全省4A級以上的景區達到80%左右的復產量。

  但是市場復蘇,對于文旅行業來說是否是一個機遇?鄧修全表示,當下,文旅行業仍然面臨著諸多的問題,“疫情造成全行業收入急劇下降,現金流和資金周轉的壓力非常之大,尤其像旅行社這樣的旅游中間商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其次由于疫情影響,人才的流失對產業發展的影響是現實而深遠的。此外,市場復蘇和報復性的消費存在著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和難度,既然疫情進入了常態化的防疫階段,但旅游市場要實現高頻、大流量、跨地區的流動依然存在相當大的難度。”

  正如鄧修全所說,旅行業一直具有一個隱藏特性——脆弱性。文旅消費是屬于非剛性的需求。政府下令停擺,景區、旅行社、酒店、餐飲就遭受重創。2019年全年的春節期間國內旅游人數4.15億人次,而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響,這一部分的客流70%都不能流動。“疫情得到完全控制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旅游業受到太多的外界因素影響,其產業的脆弱性,是我從業三十多年來最深的感受。”鄧修全說道。

  旅游業新生 逆境成長更需要思考

  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復蘇勢頭強勁,旅游業也按下“重啟鍵”。每次大事件背后,都孕育著新機遇。當前旅游業處于逆風飛行的艱難時刻,2020年也將注定會是旅游業發展不平凡的一年。旅游業當前所面臨的困境,全行業似乎只剩下一種選擇——閉門謝客。但是,如果能夠在疫情影響期間,找到一些之前無暇顧及的問題進行系統解決,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對此,鄧修全也表示,前幾年旅游發展的太快了,很多時候光埋頭趕路,沒有時間去靜下心來思考,旅游產業發展到今天,即使沒有疫情,也該坐下來思考文旅產業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一個產業的發展,產品一定是核心。”談及文旅產品的痛點和短板,鄧修全很堅定的說:“將這段艱難的時間轉變為景區二次發展、創新發展的蟄伏期和升級期,或許會成為景區變不利因素為發展機會的選擇和方式。”

  疫情爆發對旅游行業的重創顯而易見,與其期待著疫情拐點、市場回春,我們更需要問自己一句:你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責任編輯 黃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