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可以再找,但媽媽只有一個?!?/p>

  一邊是剛剛畢業踏入社會,即將啟幕的人生新篇章,一邊是等待肝移植的病重母親。面對這場人生抉擇,24歲的女孩小雨(化名)平靜且堅定地選擇放棄剛找到的工作,把自己的半個肝臟捐給媽媽。

  近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功為一對母女實施了親體右半肝移植手術。目前,“新的”肝臟在母親的體內已經正常運轉,母女二人恢復良好,這個家庭重獲新生。

病區醫護人員與母女倆的合影病區醫護人員與母女倆的合影

  “我怕血,但我更怕媽媽離開我”

  小雨的媽媽的楊女士(化名)患有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已經三年多了,今年以來情況突然惡化,低燒不斷,進食困難。三個月前,楊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安醫大一附院就診,醫生診斷為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臟移植是唯一的出路。

  漫長的等待中,肝源始終沒有消息,而楊女士已經瘦骨嶙峋,滿肚子腹水。家里人動了捐肝的念頭,檢查結果顯示只有大女兒小雨血型一致,可以捐肝。

  知道消息后,楊女士和愛人心情很沉重,女兒暈血,看到手術臺就害怕,所以才從醫學院退學讀了其他學校,如今剛剛畢業找好工作。

  “我怕血,但我更怕媽媽離開我”,小雨毅然站了出來。父親是家里唯一的勞動力,弟弟妹妹們還在上學,工作可以再找,眼下自己必須救媽媽。

供體手術供體手術

  “手術難度和風險都很大,但我們一定竭盡全力”

  經過縝密的術前檢查,小雨符合捐獻標準,肝膽外科團隊決定為小雨和楊女士開展親體右半肝移植手術。

  一塊肝臟一分為二,如何做到小雨和媽媽都夠用?

  主刀醫生、安醫大一附院院長、肝膽外科專家孫倍成教授介紹,供肝要占受體體重的1%以滿足受體的生理需要,經過術前影像學三維重建測算,小雨的體重和肝臟大小符合給楊女士捐肝的標準。肝臟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一切順利的話,小雨的肝臟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自行生長到接近正常人大小,功能也會逐漸恢復。

  經過幾輪討論評估,專家團隊做了周密的計劃,“盡管手術難度和風險都很大,但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孫倍成教授表示。

受體手術受體手術

  9小時接力奮戰,多學科專家聯手種下“生命的種子”

  10月18日上午9:00,在肝膽外科、手術室、麻醉科、輸血科、超聲科、重癥醫學科等多學科的密切配合下,這場生命的接力賽正式打響了“發令槍”。

  供肝分離、病肝切除、供肝修整、新肝植入、血管吻合……手術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肝部的膽管、血管錯綜復雜,為了保證捐獻者的安全,專家團隊需要盡可能縮短血管離斷及供肝取出的時間。相較于整肝移植,半肝移植對接的血管相對較細,血管吻合的難度很大,這對醫生的技術、經驗和耐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血流通暢!術中彩超顯示,經過9小時的不懈努力,這顆來自女兒“生命的種子”已經在母親的體內牢牢扎根。

  術后第二天,小雨恢復良好,楊女士也順利撤除了呼吸機,生命體征基本穩定,肝功能逐漸恢復,進入快速康復階段。

  “等媽媽康復了,我們就一起去迪士尼?!?/p>

  “我想去看看媽媽”,術后第三天,小雨向護士表達了急切想去探望母親的想法。經過科室綜合評估,在醫生的“準許”下,小雨終于在ICU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媽媽。

  看著滿身插著管子的媽媽,小雨握著媽媽的手很是心疼:“媽媽我們約好的,等你出院康復了,我們就去迪士尼看白雪公主,加油哦媽媽!”小雨說,希望可以和媽媽在童話世界徹底忘掉病痛,找回歡樂。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術后第6天,楊女士就從ICU轉到了小雨所在的普通病房。

  術后第14天,經過醫生的評估,小雨可以出院了,病房的醫生護士們精心為她準備了祝福儀式,送上了鮮花和毛絨娃娃?!爸x謝你們幫助我媽媽獲得了第二次生命,謝謝大家!”小雨既驚喜又感動。據主治醫生介紹,楊女士也堅強地闖過了術后一個個難關,將于近日出院,愛和溫暖將在這個家庭延續下去。(趙麗媛)
        來源:中安在線

  (責任編輯 韋明慧)